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化解入学难

2023-02-22 11:35:01 来源:中国教育报


(资料图片)

近日,多地发布2023年中小学学位预警,相关部门提前告知社会大众,学区生源数量超出学校接纳能力。入学难问题又成了老百姓关注的热点议题。例如,上海9区90所公办学校(83所小学、7所初中)发布超额预警,广州市多个区有上百所学校学位供给出现紧张。在生育率持续走低的背景下,是什么造成了入学难?究其原因,主要是三个方面。

其一,学龄人口向城区尤其是大城市流动。随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加快,以及随迁子女“两为主、两纳入”政策的推进,很多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力不足,进一步呈现了学位紧张、入学难的问题。

其二,生育率变化对学位需求的影响有滞后效应。2016年和2017年是进入本世纪后的出生高峰年,出生人口分别为1786万人、1723万人,比“全面二孩”政策实施前的“十二五”时期年均出生人数分别多出142万人和79万人。这些孩子在去年和今年进入小学,入学人口高峰也随之而来。2018年新生人口数量迅速滑落至1523万人,并持续减少至2021年的1062万人,2022年的956万人,进入人口负增长的拐点。这给教育资源的筹措与配置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和挑战。

其三,区域教育发展仍存在不均衡、校际差异冷热不均的问题,导致部分地区学位紧张,部分地区相对宽松。学位频繁预警,也反映了城市规划中教育资源配套不均衡,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。一些热点区域集中了更多优质学校,许多家长有着“瞄准优质初中”“冲着初中选小学”的心态,导致学位更加紧张。

那么,入学难问题应该如何化解呢?政策上一般有四个方面的着力点。一是在现有教育资源存量上挖掘潜力。充分利用学位需求错峰增长的特点,实行弹性班额。即在人口增加年份适度扩大班额,人口下降年份缩小班额。通过政府向民办学校购买学位、教师交流轮岗等措施缓解短期内部分学校学位紧张的问题。二是科学论证学龄人口流动的持续性,谨慎规划新建校。不少地方已经通过改扩建、新建学校、增加班额等方式增加学位。为了防止少子化出现学位过剩的情况,应该谨慎规划新建校区。各地应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区域内学位供需预测,依据预测结果开展学位增量措施。三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,城乡教育齐迈进,这是缓解入学难问题的治本之策。长远看来,学位不足是相对紧张而不是绝对不足。因此,要加快建立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长效机制,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。通过实施校长教师交流轮岗、集团化办学、教育数字化转型等改革创新举措,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,缩小城乡教育差距。四是开展学位供需的动态监测,科学预警。应根据人口流动变化等定期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位预测,相关部门需要推行与动态监测相匹配的政策,以推进数据的有效收集和高效使用,从而根据本地义务教育资源承载力做好学龄人口变动预警机制,做好风险防范。同时,及时公开相关预测信息,为教育资源筹措与配置、家长择校等提供信息。

(作者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)

标签: 教育资源

推荐阅读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