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讯!行走城事|上海静安“延武胶”老社区如何螺蛳壳里做道场

2023-05-10 15:30:34 来源:第一财经

【编者按】生活在城市,享受城市的生活方式,追逐潮流,又时而怀旧,津津乐道于过去的事。城市变化太快,诸多力量交织在一起,改变着每一条街道,每一个社区。

第一财经推出“行走城事”专栏,记者实地漫步,用第一视角描述城市,集纳城市观察者的声音,体验历史变迁与城市更新。用脚步、交谈和文字,探索城市变化的原因和可能性。

上海有句老话“螺蛳壳里做道场”。在老城区小尺度的街道和弄堂里,藏着很多的惊喜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2021年7月开业的现所,是静安区延平路一处由老厂房改造的创意园区,被网友称为“网白园区”。一期是一栋5层的白色调建筑,一二层是店铺,包括知名买手店in the PARK等;三至五层是办公室、工作室、展示厅等空间,站在走廊阳台,能把下面石库门房子看得清清楚楚。浇花的爷叔,懒洋洋的猫咪,网红店门口打卡拍照的少男少女,都在同一个画面里。

3月底,制作销售环保袋包的瑞士品牌FREITAG在现所二期开设直营店。一二期之间,隔着一条三四米宽的窄弄堂即胶州路319弄,二期在北面,内部形态与一期相似,也是白色调为主,清清爽爽,走廊的绿色墙面则保留了大片涂鸦。几道暗门连通隔壁园区的餐厅,绕来绕去,很像电脑游戏里的路线。

FREITAG在全球各地均选择老社区开店,在上海入驻现所开“社区店”,在专业圈子引发了一波热议。记者实地探访发现,这家店与旁边住户阳台最近的距离仅有不足两米,从店三楼窗户可以清晰看到住户阳台上的家电等物品。隐私是个问题,或许,也是个吸引眼球的卖点。

社区里的清静园区

商店跟住宅极近,建筑彼此犬牙交错,是这一片老社区的典型特征。弄堂很窄,潮人与老居民时常擦身而过。抬头能看到露台上餐厅里的觥筹交错,欢声笑语。这种场景彰显上海老社区的传统格调,也凸显出居民生活的不便。

这里被称为“延武胶”,是延平路、武定路、胶州路的合称,加上新闸路,四条路围合出这块东西宽160米、南北长240米的街区。

整块街区南北向没有穿越道路,东西向则有两条窄窄的弄堂可以通行。靠北一条是胶州路319弄,去RAC餐厅的食客会从西面的延平路钻进来,住在319弄3号至29号石库门的居民则从东面的胶州路进出,弄堂有点弯,是两边房子“顶”出来的。靠南一条则是胶州路273弄过道,西边的入口是现所正门的地址延平路98-1号,周末来打卡的游客多从此门进入,去现所、网红杂货店“好好笑”和买手店XC273,向东出胶州路之后,马路对面正对着杨记齐齐哈尔烤肉店。

现所位于街区中间,对闲逛的游客来说,发现这里犹如吃饺子咬到硬币,是运气好。现所北面的静安盛达、宝石花都市工业楼宇和暻阁公寓酒店,都面朝主街开门营业。街面上热闹红火,跟社区里的“馅”关系不大。现所西面的98创意园,广告业上下游公司云集,创意产业办公没什么噪音和排放。因此,清静是现所整个园区的一大特征。

上海知名艺术书店香蕉鱼在现所开过一家分店,曾有独立空间。后来,他们加入到露营、户外买手店ALLYOUNEEDNOW的空间,以店中店的方式继续运营。

延武胶街区紧邻静安寺商圈,周边园区多,创意人士云集,区位很好。街区南边的云和花园是2005年建成的商品房高层小区,底层有餐厅、银行、教培机构和咖啡馆,楼下绿地有口袋花园、社区雕塑,也有可供外卖小哥集合列阵开会的小广场。这里的氛围不像北面老街区那么神秘,姿态更“外向”,坐下休息的外卖小哥和游客、遛娃的居民不少,共享水平更高。据悉,这块绿地已经在重新进行规划设计,之后面貌会有变化。

探索老社区

4月16日,周末的下午,在现所一期一层BONICA咖啡馆门前的小广场上,举行了曹家渡“延武胶”社区开放日。“延武胶”社区的责任规划师郑露荞、熊子超邀请第一财经记者参加了这场活动,他们与另一位责任规划师王剑及四个社区设计师团队一起,召集居民、游客,了解大家对街区的印象如何,有什么希望改进之处。

郑露荞和熊子超都毕业于同济大学,拥有丰富的老社区研究、设计和艺术创作经历。杨浦区四平路1028弄的“诗歌单行道”是他们的策展代表作,他们组织与老社区相关的人们一起写诗,用灯投射在社区路面上,照亮人们回家的路。“诗歌单行道”被很多媒的报道,也在其他社区和城市举办过。

聊起“延武胶”这个老社区,熊子超说,他查看城市研究工具书《上海市行号路图录》发现,这个街区的里弄尺度和房屋布局,在百年前就已经基本定型了,石库门住宅与里弄工厂紧挨着,园区、商店、住房并存,是上海非常有代表性的城市场景。经过一百年发展,街区几乎每一栋建筑都经过了数次更新或重建,但是整个街区的空间格局却几乎没变,堪称一条记录了百年城市更新的“忒修斯之船”。

随着城市的发展,一波又一波城市更新之下,能把上海“螺蛳壳里做道场”的本地风格体现如此充分的社区已不多见。

在社区开放日活动的小广场,可以看到现所一期北门外,FREITAG商店外壳的镀锌压型钢板材料。这是设计方大小建筑设计事务所为这处有着40年历史的老建筑加强架构安全而设计的。在这栋钢板房子上面,能看到背后居民楼的五、六楼住户家的阳台。

在弄堂里漫步时,记者遇上了大鱼社区营造发展中心联合创始人何嘉。他拿着相机边走边拍,对这里错综复杂的状态颇有兴趣。郑露荞为我们引路,绕过FREITAG店门口,往胶州路319弄10~20号居民楼走。

转角处目测约三米宽,停着两辆电动车,安装了能充8块电池的充电箱。走几步转弯,惊现一部楼梯,约30级台阶,上到二层平台,西面是现所二期老厂房像恐龙脊背一样的斜坡屋顶,东面则是高层居民楼宽敞的走道和公共平台,北面几米处就可以拐进楼道的铁门,一位老人坐在门口悠闲地吹风。

郑露荞把很多有意思的场景指给记者看,为了做好责任规划师的工作,她把整个街区里里外外都逛遍了。公共平台上,居民悉心栽种了很多盆花,地面也打扫得很干净;外卖小哥进出楼道时,住户门上的英文创意对联映入眼帘;刚在社区开放日活动上领到气球的小女孩跑过来问候;误入这里的游客好奇地打量着,步履蹒跚的老奶奶提着两袋垃圾慢慢地走下台阶。何嘉说起,在这样的老社区里,很多设施都需要“微更新”,才能让居民生活得更便利、更舒适。

改造老社区

胶州路319弄低层石库门部分,共有85户,被紧紧地围在弄堂之中。大体上分为三块,弄堂口分别朝向北、东、南三个方向。除了弄堂过道,这里几乎没有其他公共空间。

弄堂墙上的通知栏张贴着《2023静安区小学招生通告》和《静安区第一小学招生公告》。本地块属于曹家渡街道叶庆居委,是静安区第一小学的“学区”,距离只有550米。作为静安寺商圈的近邻,“延武胶”虽然旧,但位置非常好。

地段好,但社区老旧。记者看到垃圾分类站旁边墙上贴的另一张通知,提醒居民,洗手池下水管狭窄,希望不要在这里清洗宠物用具和垃圾桶,“疏通起来十分困难,工人已疏通了好几次。”

生活需求是第一位的。社区开放日活动的一个项目,是借用五条人乐队的歌《城市找猪》,发动参与者填词,共同改编一首“’延武胶’之歌”。郑露荞告诉第一财经记者,让大家填空写词,是想让大家表露出想法,看看社区还需要什么。

最终版本显示出了居民的一些想法。比如,“我们在延武胶找树,想象中找到了四株”,人们希望绿化能多一些;“街道已科学地包围了社区”“楼梯偷偷在屋顶上跳舞”,则反映出通道复杂、四面通行的特点。

社区规划师团队也向居民、游客征集一些很具体的意见,比如,延平路319弄10-20号一层的物业用房如果开放,大家希望它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所,儿童活动中心、社区图书馆还是社区历史展示墙?现所北面武定路的一处长期闲置的加油站,大家是否希望它能变成体育健身区、口袋公园或立体停车场?记者看到好几位老年居民都在和年轻的设计师交谈,他们有的希望公共平台能保持清洁,有的认为商店和住宅之间应该做好隔音,有的则希望有更多场地能遛狗。

记者在胶州路273弄漫步时看到,3层楼高的网红买手店XC273一层开敞式窗口的NO NAY咖啡馆旁边,打卡拍照的人一直不断。这栋楼是这个老社区较早改造并形成人气的地点,前身是1937年创办的中国萃众制造股份有限公司,1998年成立上海萃众毛巾总厂,隶属于上海龙头(集团)股份有限公司,曾拥有著名商标“钟牌414”(“试一试”的谐音),经营萃众414毛巾和纺织装饰用品。

作为买手店,超过1000平方米的场地相当大,一楼中庭的浅水池是知名的打卡点,水池边的墙上写着“理想之地”。店里三楼的窗口紧贴着东边胶州路273弄2~12号的石库门房子,居民家的木质梯子和摆在房顶的花盆都看得一清二楚。在一栋装修中的石库门房子二层的阳台上,一位老者扶着栏杆看人来人往,若有所思。

一位建筑师也在开放日现场,他认为这个社区“商业力量跟居民相比,已经非常强大,居民十分弱势。”未来更重要的是,还要设法保障居民的生活需求较少被商业经营和消费者等冲击。

一位社区规划师团队的成员邀请记者在“你理想的街区形象关键词”表格上选择合适的词,他们认为,游客也是定义这个社区、参与社区变化的重要群体。“历史文化”“闹中取静”“慢生活”“步行友好”“创意街区”“全龄友好”等,反映着这个老社区的复杂性。排在第一位的“烟火气”也许最能代表生活在这里的居民、办公人士、商业运营者和游客的共同愿望。

发稿前,记者又联系了责任规划师之一熊子超。据了解,5月,责任规划师、社区规划师联合团队将向街道办“自下而上”地提出改造项目建议清单,还将组织参与式设计工作坊,把社区微更新向前推一步。据了解,静安区对探索老社区的更新很有耐心,计划以一年为单位,多对话,一步步尝试。

标签:

推荐阅读>